很多人因为这个故事爱上了“卡农”:

在十七世纪的德国,有个男孩在十几岁时因战乱流浪到英国的一个小村庄,被一位教堂琴师收养。耳濡目染,他也学会了钢琴。

在他们旁边的镇里,有位女孩,家里有钱有势,生得也十分俊俏。偶然在教堂听到男孩弹琴,就爱上了他。

女孩找到男孩,借口说要学钢琴,但她的目的并不是弹琴,因此精力并没有花在钢琴上,遭到了严苛的男孩一再责骂。女孩决定回去一定苦练钢琴。转瞬,半年过去了,女孩参加了村里组织的钢琴比赛,居然拿了第一名。

当她拿着奖杯准备向男孩表达爱意时,却发现男孩已经被征去前线打仗。就这样,女孩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中,村长的儿子看上了女孩,他很清楚女孩已经心有所属,于是叫人从前线运回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说那就是她日夜思念的男孩。她趴在尸体上哭了三天三夜。之后…… 割腕自杀了。

其实,男孩离开女孩之前,就已经爱上了她,并准备写一首曲子,作为向妹子求婚的礼物。战乱中,九死一生,他还是坚持将曲子完成。

战争结束,男孩回到了村里。他从村民的口中得知了女孩所有的事情,他咆哮着,坐在钢琴前强忍泪水,弹出了他准备向女孩求婚的曲子。

这个男孩就是德国音乐家约翰·帕赫贝尔,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卡农“Canon(D Major)”。

看完这个故事,相信你已经声泪俱下了吧,很多人因为这个故事爱上了卡农。是不是想马上点开卡农听一听?

真希望这个故事能拍成电影啊!

然而。

这个故事,是假的。

首先,D大调卡农作于1680年前后,是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作品,由三个小提琴演奏。之后才被改编成其他器乐的演奏版本。

其次,音乐家帕赫贝尔的时代,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钢琴出现,那时的“钢琴”应为“古钢琴”,它们的机械结构、触键的感觉、音量以及音色,全都不同。

还有一点,帕赫贝尔本身也不是钢琴家,而是管风琴家。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崩溃?那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下就变得灰飞烟灭。下次还怎么和朋友装(?)!

这是古钢琴:

这是管风琴:

这才是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钢琴:

并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卡农”只是曲式的名称,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也有“轮奏”和“轮唱”的意思。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至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一个和弦。

我们现在常听到的“卡农”,全称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它原有吉格舞曲伴随,但现在很少演奏这段。

因此,严格地说,我们现在听到的只是半首曲子。

没错,帕赫贝尔写了那么多音乐作品,广为流传的却只有半首曲子。因此,他被业内人士誉为:“半曲天王”。

然而被杜撰了故事的音乐家并不止一个,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贝多芬《月光曲》的故事吗?嗯……它最后大概忘了标注一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然卡农的故事,这种事情也不仅仅发生在音乐圈儿,吃货界也没少了这种事。

比如,众所周知卡农的故事,关于德芙巧克力的故事,“DO YOU LOVE ME”缩写成“DOVE”,也是假的。

不过,话说回来,给一首曲子,一种食物赋予一些美好的含义,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不要把它们当成“史料”就好了,若真要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避免被人贻笑大方,还是要多学习一个,提高一下自己的姿势水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对于会员专享、整站源码、程序插件、网站模板、网页模版等类型的素材,文章内用于介绍的图片通常并不包含在对应可供下载素材包内。这些相关商业图片需另外购买,且本站不负责(也没有办法)找到出处。 同样地一些字体文件也是这种情况,但部分素材会在素材包内有一份字体下载链接清单。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源码素材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