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各位读者多年关照,我的公众号终于加V了!

终于可以证明“我的公众号是我的”了!

如果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一定记得“在看+转发+评论”三连,才能确保我的每次更新都能如期出现在你的关注里。

5月是美国研究生院的毕业季,我也收到了很多师弟师妹们的“聊天邀请”。今天的文章,就来自我跟他们的谈话和建议,也分享给有同样疑问的应届毕业生朋友们。

一、合适的工作太少怎么办?

二、什么才是“好工作”?

三、除了网上海投还有什么方法找工作?

打开求职思路,不受限于“专业对口”

我知道,大部分过来人都会劝你“专注”,“求职范围不设限”这种建议是违背常识的。

这其实源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时因为学习了能源和环境专业,所以求职的方向也一直在这个领域,以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够找着工作。而实际上呢?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

1. 很多公司有专门的“应届毕业生”项目,并不太看专业背景,而是看学历、测试表现等。

2. 有的公司看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习经验,也不关心在校专业。

3. 还有一些公司,压根儿就不招应届毕业生,早点打听清楚也有助于节省自身精力。

很多公司的测试、面试,都是经年累月、有经验可循的。只要好好准备,基本都可以“拿下”。但是,如果你临到找工作才知道原来顶级咨询公司需要提前3个月准备和练习案例分析,可能就已经晚了。

这个世界上的行业很多,远远多于象牙塔里某个专业的学生对于“行业”和“工作”的想象。先不要自己用“专业对口”的漏斗筛除大部分机会,而要不设限,多向内追寻“我想做什么?”“我想要什么?”然后再去甄选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也许就不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了。

我跟师妹说这点的时候,她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末了缓缓说:可是我花了这么多钱来美国学习能源和政治,总觉得不找这方面的工作是浪费啊。

我问:你本科专业是自己选的吗?你想从事能源行业,是因为真的热爱,还是因为路径依赖呢?

她一时语塞,说:本科专业就不是我自己选的。

我的建议是,人越早“找到自己”越好。与其30岁、40岁某天醒来突然发现恨透了自己的生活遭遇严重中年危机,不如在选专业、选学校、选第一份工作的那个时刻,就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去做自己有热情的事。

你可能不会因此大富大贵,但你会开心。这世界上大富大贵者少之又少,但是能当一个开心的普通人,就已是难得。

师妹豁然开朗地笑着说:也对,本科在北大的时候,我们寝室都非常喜欢玩王者荣耀,结果我一个室友真的毕业去了腾讯游戏!原来这也可以!

是的,不给自己设限,原来这也可以。

向内遵从本心,向外抓住趋势

应届生求职的第一步,我觉得应该去做和自己的天性、爱好、价值观不相悖的事。

比如我在一文中所说:因为我是个环保主义者,所以我一定不会去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工作。

第二步,就是找对那个适合自己且在上升趋势的行业。

首先,顺势而为是事业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初入职场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家庭背景、时运机会、行业趋势都会对职业发展有影响。如果说个人能力是1,“趋势”就是1后面的0,决定你到底是能到10还是100,000。

其次,在上升趋势的行业,意味着你的这段经历以后会不断地为你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自己的职业道路会越走越宽。

我的同班同学2012年和我同时毕业应届毕业副业赚钱吗,因为在互联网公司实习过所以就去了和自己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头部互联网公司。2013-2017年双创和互联网行业热潮泛起,他顺理成章去了风险投资、明星创业公司等,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和人脉。

每次一和他对比,我就觉得自己无论是在信息处理密度还是工作技能使用强度上都自惭形秽。收入就更不用说啦,人家是我的好几倍——哪怕同班同学,差距也就这么拉开了。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那我们要去哪里找“上升行业”呢?

1. 权威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比如技术领域的MIT Technology Review,

比如能源领域的IEA、BP的Energy Outlook,等。

2. 如果一开始找不到“趋势”,加入政府智库、咨询公司、大公司战略部这种看“趋势”的部门,通过实际工作训练自己对未来趋势判断的能力,比较容易抓住新机会。

3. 注意“找趋势”和“追风口”是有差别的。风口是现在很火的东西,但可能过一阵儿就凉了。我们的职业生涯很长,大家尽量选择可以持续发展、进步、上升的行业、而非不停地追风口。

更何况,我一直坚信:那些能够“追到”风口的人,早在风口来临之前就已经在某行业深耕多年,他们才有“起飞”的实力。

深耕人脉,心怀感恩

在我所有工作里,只有一份是我自己在网上投简历、面试拿到的。其他所有工作,都是通过熟人/半熟人介绍。

我一直有个理论,就是人生在世一定要多与你周围的世界“交互”。打RPG游戏的朋友就会有同样感触,你在游戏世界里到处点点、跟NPC们说说话,没准儿就会开启什么隐藏任务、获得什么稀有道具。

我在刺客信条的小荒岛上买了个什么防御功能都没有的隐藏道具:遮阳草帽。

人生也是一样的,多和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交互”,就是给未来种下“因”。没准儿你的人生剧情发生到哪一步,就会收获一个“果”。

所以,我坚决反对求职期间只是自己在家对着电脑改简历、投简历。我希望你可以深挖自己手里的“关系”,去与别的人、事、物、甚至地点发生联系:

1. 深挖学校/老师资源。

尤其是在美国这种学费齁贵的地方读书的人,学校所有的师资和设施,都是你付了钱的!找老师改简历、模拟面试、介绍实习、提供校友联系方式应届毕业副业赚钱吗,等等。哪怕就是你焦虑的时候,约教授们聊个天,或许都能打开你的思路。

2. 深挖校友资源。

去LinkedIn上搜搜你的师兄师姐都去了哪些行业,筛选一下你感兴趣的行业和公司,然后就自己去大胆地联系。一般只要你的信息不是特别无礼/幼稚,大部分人都会给你一杯咖啡的时间,也会愿意推荐一份还不错的简历,或者告诉你一个还没有发出来的实习/工作机会。

3. 深挖朋友/半熟人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半熟人,或者weak ties(弱联系)。比如在朋友婚礼上碰到的嘉宾、一个KTV局上新认识的朋友、从前公司隔壁办公室的同事,等等,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弱联系。对所有人保持礼貌又真诚的好奇心,开放自己的朋友圈,也关注别人的朋友圈和动态。没准儿就是那些玩乐场合“一面之缘”的人,也会给你一个面试/内推机会。

最最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主动出击、联系别人。别害羞、别害怕,只是主动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喝杯咖啡,对你没有任何损失,却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如果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也希望你不要太着急、焦虑。除了求职之外,也要给自己静下来的时间、去做一些长期有益的事,比如看书、内省、思考人生方向。

以下图书,建议应届毕业生朋友们都读一遍(排名不分先后):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应届毕业生求职的

宝贵建议!

相关热文回顾:

————————— END —————————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1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40299966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